中刊协〔2023〕1号


关于开展第33届中国新闻奖
新闻期刊作品初评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期刊单位:
   根据有关工作安排,第32届中国新闻奖将新闻期刊作品纳入参评范围,初评工作由中国期刊协会承担。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作品初评工作继续由中国期刊协会负责,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范围
   国家批准、具有新闻采编业务资质的新闻单位,在上年度原创并刊播的新闻作品均可参评。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报刊在上年度刊发的新闻业务研究文章可参评。
   参评作品的作者应为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业务人员,包括与新闻单位具有相对稳定的聘用或合作关系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新闻单位非采编岗位人员和新闻院所教研人员可参评新闻业务研究项目。厅局级领导干部非作品主创人员不参评。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参评。
   上年度社会责任评价不合格的新闻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当事人不得参评。作品刊播当年到作品获奖揭晓时有严重不良新闻职业道德记录的人员不得参评。
   二、评选标准
   参评作品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现“四向四做”,导向正确,内容真实,新闻性强,社会效果好。
   三、评选项目
   本次新闻期刊初评评选项目共17个,新闻单位的原创作品均可参评。基础类项目按作品体裁申报,专门类项目不限作品体裁。
   (一)基础类
   1.消息: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新闻作品。应简明扼要,表述准确,时效性强,新闻要素齐全。
   2.评论:评析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的新闻作品。应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据准确,论证有力。
   3.通讯:详实报道新闻人物、事件的新闻作品。应主题鲜明,选材典型,结构合理,表述生动,感染力强。
   4.新闻专题:深入报道新闻人物、事件的音视频和多媒体作品。应主题鲜明,选材典型,结构合理,报道生动,感染力强。
   5.新闻纪录片:以纪实手法报道新闻事件、反映社会生活的视频作品。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文献价值。以事实说话,结构严谨。
   6.系列报道:围绕某一主题所作的多角度、多侧面报道的集合作品,包括连续报道、组合报道。应结构完整,报道全面,作品之间关联性强。参评该项目,单件作品不得少于3篇。跨年度作品按刊播结束年度申报。
   7.新闻摄影:报道新闻的摄影作品。应现场拍摄,要素完整,新闻性、表现力强,文字说明简洁。
   8.新闻漫画:评论时事的漫画和动漫作品。应思想性、针对性强,富有艺术表现力。
   9.新闻访谈:就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的新闻作品。访谈部分应不少于全部内容或时长的三分之二。
   10.新闻直播:同步报道新闻事件的音视频新闻作品。应主题鲜明,信息丰富,现场感强。对同一新闻事件的间断性直播,可选取一个完整直播段参评。跨年度直播作品,首播时间和作品主体部分应在上一年度完成。一般性会议、演出、庆典、商务活动等的直播作品不参评。
   11.新闻专栏:新闻单位原创、有共同特征的新闻作品栏目。应连续刊播1年以上,年度内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不少于1次;栏目有统一的标识,内容与定位相符,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社会影响较大。报纸新闻专栏版面位置应相对固定,不含专刊专版。
   (二)专门类
   12.重大主题报道:报道年度重大活动、重大主题的新闻作品。应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
   13.国际传播:面向海外受众生产的新闻作品。应新闻性、针对性强,传播效果好,发挥作用突出。
   14.典型报道:报道全国性或区域性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的新闻作品。应具有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受众面广,影响力大。
   15.舆论监督报道:揭示社会存在问题、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时代进步的新闻作品。应事实准确充分,报道客观全面,富有建设性,切实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16.融合报道:充分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报道的新闻作品。应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传播效果较好。
   17.应用创新: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研发“新闻+服务”的创新性信息服务产品。应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形式新颖,实用性、服务性强,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作品报送
   (一)报送方式
   参评实行组织推荐、自荐和他荐。组织推荐由期刊新闻单位向中国期刊协会推荐;自荐、他荐由本人或他人向中国期刊协会评选办公室推荐。
   作品参评应据实申报作者、编辑或主创人员。申报作者、编辑,以作品刊播时署名和排序为准。申报主创人员,可包括策划、采访、编辑、摄制等主要贡献人员。刊播时未署名,或作者、主创人员数量超出规定的,按“集体”申报。
   文字作品及新闻摄影、新闻漫画申报作者和编辑。
   音频作品申报主创人员和编辑,主创人员可包括策划、记者、播音、主持人和制作等。
   视频作品申报主创人员和编辑,主创人员可包括策划、记者、摄像、播音、主持人和制作等。
   新媒体作品申报主创人员和编辑,主创人员可包括策划、记者、摄像、播音、主持人、制作和技术等。
   各项目参评作品的作者或主创人员申报名额如下:

 

 

序号

项目

作者或主创人员(名)

1

消息

文字作品3、音频作品4、视频及新媒体作品5

2

评论

文字作品3、音频作品4、视频及新媒体作品5

3

通讯

文字作品3

4

新闻专题

音频作品6、视频及新媒体作品7

5

新闻纪录片

7

6

系列报道

文字及音频作品7、视频及新媒体作品8

7

新闻摄影

单幅1、组照2

8

新闻漫画

单幅1、组画2

9

新闻访谈

文字作品3、音频作品7、视频及多媒体作品8

10

新闻编排

3

11

新闻专栏

7

12

融合报道

8

13

应用创新

8

14

重大主题报道

根据作品的类别、体裁按照以上名额申报

15

国际传播

16

典型报道

17

舆论监督报道

 


   重大主题报道参评作品申报主要为以下6项。如有其他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也可适当统筹考虑。
   1.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会议活动、重要讲话精神等宣传报道
   2.“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宣传
   3.党的二十大报道
   4.“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
   5.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宣传报道
   6.沉痛悼念江泽民同志报道
   (二)报送数量
   每家期刊单位单个奖项报送作品数量为1-3个;每家期刊单位各类奖项报送作品总数量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三)报送材料
   期刊单位应准确填写《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报送作品目录》等有关材料,按要求制作和寄送。
   1.材料填报
   ①参评作品内容及申报信息应真实准确,不得造假、失实、虚报。参评人员、推荐单位和报送单位均应逐字逐句、逐帧逐秒检查核对作品,逐项审核申报信息。中国新闻奖评选对存在差错作品实行获奖等级限制,请各单位严格审核把关。
   ②参评作品及填报的各类表格均应分别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者内容一致。样刊一式四份,作品刊发页清晰复印件一式四份,其他纸质材料均应一式四份。
   ③参评的音视频作品应保存播出作品所在栏目的原版,保存内部编辑、制作和播出审批凭据,包括数字系统编审痕迹。
   ④报送单位应签订《诚信承诺书(单位)》(附件1),填报《履行初审程序和公示情况表》(附件     2)、《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报送作品目录》(附件3)、《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参评作品推荐表》(附件4)。自荐他荐参评人员应签订《诚信承诺书(个人)》(附件1),填报《公示情况表》(附件   2)、《中国新闻奖自荐、他荐作品推荐表》(附件4)。
   2.材料审核
   期刊单位应加强对材料的审核工作,并在本单位或上级单位网站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3.材料制作
   ①纸刊作品,提交刊发页复印件和完整样刊。
   ②新媒体作品,提交作品首屏的打印页,音视频内容提交完整文字打印稿,在《参评作品推荐表》填报作品网址或可供阅览二维码。
   ③由多篇作品集合而成的系列报道等,应在整组报道的开头、中间和结尾3个阶段各择1篇代表作,并提交3件作品样刊或复制件,填报《系列报道作品完整目录》(附件6)。
   ④国际传播作品,应提交境外媒体落地证明材料。外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应附中文译稿,不得改写或超出原文内容。自荐、他荐作品应提供获奖证明复印件。
   ⑤专项初评作品,按有关专业协会的通知要求申报。
   ⑥新闻摄影、漫画参评作品制作成像素为1422×800至3558×2490之间,不小于1MB的RGB模式JPEG文件。广播作品制作成128K码率的WMA格式音频文件。电视作品制作成1000K码率,4:3视频页面比例,页面大小为640×480像素的MP4格式视频文件。音视频作品单一文件大小超过500MB,切分成多个文件按顺序提交。新闻漫画作品快递资料缩放并打印或复印在A4纸上,组图或长图可打印在多张A4纸上,粘贴到9号大型信封(约 23cm×35cm)的正面。在正面下方填写与刊发时一致的标题和文字说明,不得标注作者姓名。在信封背面粘贴《参评作品推荐表》(附件3),并把作品首次刊发时的样报或页面截图打印件装在信封内。
   4.材料寄送
   ①电子版材料发送到zgxwj2022qk@163.com,邮件主题为“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邮件正文留下完整联系方式。无法通过邮件发送的,应将储存材料的U盘寄达评选办公室。寄达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20日
   ②纸质材料寄送至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新闻奖评选办公室,温庆瑰(收),1381062453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正弘大厦2楼;邮编:100052。寄达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20日。
   ③报送专项初评的材料,按有关专业协会通知提交。
   五、评选程序
   (一)以下项目,期刊单位向中国期刊协会选送,由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初评:消息、评论、通讯、新闻专题、新闻纪录片、系列报道、新闻访谈(非音视频)、新闻专栏、重大主题报道、国际传播、典型报道、舆论监督报道。
   (二)以下项目,期刊单位向中国期刊协会选送,由中国期刊协会审核,提交给其他专业协会初评:音视频新闻访谈、新闻直播、融合报道、应用创新、新媒体新闻专栏、新闻摄影、新闻漫画。
   各期刊单位若参加以上项目的评选,请将作品先选送到中国期刊协会,再由中国期刊协会审核报送相关专业协会。这些项目的具体初评办法及报送要求由各专业协会制定,中国期刊协会另行通知。
   (三)自荐、他荐作品的选送,作品须获得省部级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社(台)级二等奖以上新闻奖且须有2名新闻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士实名推荐。作品须签署推荐人姓名或推荐单位负责人姓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联系人:温庆瑰010-5132166013810624533
   特此通知。


附件:
1.诚信承诺书
2.履行推荐程序和公示情况表
3.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报送作品目录
4.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参评作品推荐表和填报说明
5.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系列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6.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参评材料清单


中国期刊协会
2023年2月6日

附:

1、关于开展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期刊作品初评工作的通知(红头文件)
2、新闻期刊作品初评通知附件1-6

上一篇:第六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名单公示

下一篇:《中国期刊年鉴》(2022年卷)征订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