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领域,发挥老刊优势,逐步调整期刊定位,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学术+技术+产业+科普”的纵向矩阵;在新兴交叉与战略前沿领域,抢先布局新刊,进一步丰富集群覆盖方向,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科普期刊建设领域,以数字化重构科普生态,激发科普期刊活力,推动高端科技知识科普化、落地化。
信息通信科技期刊集群中创刊最早的一本期刊《无线电》诞生于1955年,距今已有67年的历史,从未中断。目前,集群以领军学术期刊《通信学报》和《电信科学》、顶级科普期刊《无线电》、权威产业期刊《通信世界》为引领,拥有11种期刊。通过多年的持续耕耘,已成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最大的科技期刊集群,在品牌度、影响力、专业性、资源厚度、运营效率、发展弹性等方面,都建立了明显的领先优势。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刘华鲁,近日在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刊协讲堂上,分享了信息通信科技期刊集群的前身以及集群的办刊理念与经验。
系统布局 打造品牌
“几十年中,我们对科技期刊的探索从未停止。”刘华鲁介绍说,信息通信科技期刊集群的运营主体是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初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全资子公司。2018年,按照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要求,北京信通调整为集团控股、人民邮电出版社参股,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直接管理。
集群化运营,既是成果,也进一步形成了行业优势。
在传统通信领域,《通信学报》《电信科学》《通信世界》《无线电》4本期刊明确期刊风格,注重差异化发展。同时为了服务物联网等新业态,对技术领域进行精细划分,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创办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物联网学报》两本子刊,覆盖卫星通信、物联网等通信领域热门方向,还推出了专注于国际化传播的英文期刊《通信与信息网络学报(英文)》。
近几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服务网络强国战略,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抢先布局,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迅速推出《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覆盖战略前沿方向,推动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传播。
聚集资源 突出专业
以专家办刊为抓手,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通过邀请高水平科学家、建设高层次编委会、选聘高素质主编,推进集群高质量发展。
信息通信科技期刊集群一直遵循“专家办刊”理念,不断夯实专家团队。集群汇聚了领域内丰富的专家资源,有国内两院院士共66人、国外院士共32人、编委600余人、审稿专家5000余人、作者库近5万人。每年各刊由主编主持,至少召开1次编委会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和经验,并重点探讨领域热点前沿方向,确定未来一年专刊/专题选题计划和重点文章策划方向。集群内的新刊则都以编委会为主导,以专刊、专题形式组织每期重点文章。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增加编委会与期刊的黏性,而且可快速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和影响力。”刘华鲁说。
与此同时,集群还加强了编辑团队建设,增强专业服务的能力。通过实地拜访编委和专家,增强编辑与他们的紧密度;高度重视主编及编委对期刊提出的发展建议,及时、诚恳地作出反馈和调整;通过建立编委微信工作群、召开编委会、组织学术研讨会和沙龙活动,为专家搭建沟通平台,帮助拓展编委的人脉资源。
“我们集群的编辑大多既要做好期刊出版本职工作,又要挖掘精品图书选题,还要组织策划活动,一专多能,基本可以全方位服务专家需求,提供与科技出版和学术交流相关的一站式服务。”刘华鲁说,扩展编辑的学术视野、培养其学术敏感性和资源整合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专题策划、特色把握、学术交流。
立足领域 彰显特色
“在集群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优化结构,通过组织策划领域特色鲜明的前沿、优质内容,提升期刊品质,引领科技风向。”刘华鲁说。
一方面,集群注重系统性、权威性,紧跟信息通信科技前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集群学术期刊基于多年积累的专家资源,5年策划出版了60多个优质专题。刘华鲁举了旗下两本期刊的做法。比如,《通信学报》分别邀请张平院士、邬江兴院士和刘韵洁院士等策划出版了“面向6G的智能至简网络关键技术”“多模态网络环境关键技术”“确定性网络”等专题,权威性高、系统性强、信息量大;针对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大数据》联合《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等3本科技期刊以及20个首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策划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联合专刊,得到了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集群注重实效性、实用性,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刘华鲁同样也举了案例。《无线电》为了弘扬创客文化,为科技成果普及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先后围绕电子科技领域重大关键问题和技术热点(如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硬件等)组织专栏,刊登具有较高科普价值和创新价值的文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紧跟国家号召,及时刊登中外作者抗击疫情的一系列科技创新实践的文章,比如口罩消毒器、安全距离提醒器、基于机器学习的听诊器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数字转型 融合创新
“近几年,我们开展了科技期刊内容资源集聚和相关数字产品的研发,加强音视频等新形态产品的制作和运营,打造了包括信息通信学术期刊网、通信世界全媒体平台在内的网媒矩阵。此外,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化媒体,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新媒体矩阵,联合发布和传播集群期刊所报道的顶尖科研成果、产业动态、科研信息,提供相关知识服务。”刘华鲁说。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上,刘华鲁介绍,他们建设了面向期刊集群的、实现学术内容发布及运营的信息通信学术期刊网,搭建统一的稿件在线处理平台、多刊协同采编平台、期刊在线出版平台,实现了投审稿自动化和出版内容数字化。在探索多元化传播运营中,他们通过挖掘论文的新闻属性,以视听化的形式在B站、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实现核心内容推送,扩大社会影响力。例如《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在公众号上推出“5分钟读懂论文”“视频解读”专栏,作者积极参与,通过视频推广,公众号文章点击量提升了近3倍。
此外,刘华鲁还介绍说,他们正在牵头筹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的预印本平台。刘华鲁认为,预印本平台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数据。若利用好,对于出版机构来说,不仅可以在期刊内容和专家资源建设上抢占先机,还可能挖掘智库属性,提出具有宽广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高质量政策建议。
协作运营 多元发展
“科技期刊从其诞生之日开始,就与科学共同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端的学术资源和行业资源,比如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刘华鲁认为。
因此,信息通信科技期刊集群大力开展与高校等学术机构的交流互动,每年联合高校共同主办学术会议20余个,并开展“走进校园”活动,推动学术期刊进入高校、研究所认定目录;近几年还与相关学会深化合作领域,探索对学会的服务支撑。比如,曾协助中国通信学会开展了信息通信类期刊分级评选工作,并顺利发布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深度参与信息通信领域期刊方阵建设,牵头组建中国通信学会期刊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并承担主要运营工作。
基于期刊集群积累的资源,刘华鲁说,他们每年策划出版图书品种超过170种,逐步形成了5G、6G、大数据、网络安全、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系列图书产品;组织品牌学术会议、科普教育活动以及知名行业峰会等。
由此,集群以刊为核心资源,以“出版+服务”的经营理念,形成了以“刊、书、会”业务为主的产品链,从学术研究、技术解读、行业应用、科普教育4个维度,打造出专业的特色产品矩阵,实现多业务协同发展。
阅读原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